
“以前是房子太少,供應不夠,現在是房子供應過剩。”CFP供圖
剛剛發布的四月份昆明以及全國的房地產數據均不樂觀。2008年,宏觀調控4萬億拯救了房地產行業,而在今年同樣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之下,卻遲遲不見政策出臺,整個房地產行業日漸式微。未來房地產行業將走向何方?
本周五(23日),由云南信息報、《滇商》雜志和云南百強企業聯誼會共同主辦的“2014年中國(昆明)財經高峰會”將在世博低碳中心舉辦。屆時,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家、著名財經專欄作家葉檀女士和中國知名獨立經濟學家、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馬光遠先生將給大家分享關于目前經濟領域的觀點。
作為中國經濟領域最活躍的兩位人物,二位已經多年跟蹤研究中國的房地產領域。下周五,在把脈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的同時,他們還將帶來更多對房地產行業的思考。
馬光遠
中國房地產轉折點已到但不等于崩盤
馬光遠在最近的一次論壇中表示:“不管是官方的統計數字,還是一些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跑路的消息,都證實中國房地產市場‘微妙’的事實。中國房地產在經歷2013年量價飛漲的繁華之后,的確迎來了歷史上最嚴峻的轉折點。”
但他認為,這個轉折點不等于崩盤。事實上,他一直都反對“房地產崩盤論”。
“今天的房地產市場已今非昔比,以前是房子太少,供應不夠,現在是房子供應過剩。但這并不意味著崩盤。房地產崩盤論講了快十年,房價不僅沒有暴跌,而是漲了好幾倍。”
在他看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還遠未結束。“從全世界各國房地產業發展歷史來看,房地產崩盤都是在城鎮化完成之后,如果真要崩盤那也是中國城鎮化進程結束之后。”
更值得注意的是,馬光遠還認為,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房地產仍是有利可圖的行業,未來房開品質是核心競爭力。
葉檀
利率上升是房地產市場的重武器
葉檀最近一次在她的博客中寫道,真正對房地產市場造成打擊的重武器是,利率上升,稅收上調。
她認為,目前房貸市場收緊,正是貸款利率上升的表現。銀行放貸趨緊,從房貸市場戰略撤退。房貸從香餑餑到臭豆腐,并不是央行政策指導的產物,而是實際利率上升的背景下,銀行作為理性人主動選擇的結果。
資金價格水位上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5.5%左右,而上海銀行間拆借市場1年期同業拆借利率5月13日為5%。央行5年以上貸款基準利率為6.55%,如果首套房貸打九折,房貸為5.895%,這樣的利率既無法滿足基本盈利需要,也無法覆蓋長貸帶來的期限錯配等不可預知的風險。
銀行提高利率以自保,讓貸款者知難而退,或者要求房貸者購買服務,變相提高房貸成本。
她提到,如果水位繼續提升,各銀行房貸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沒有金融機構可以不顧資金成本與風險逆市而為。此時,考驗的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民間資金愿意進入房地產市場的意愿。
但她也認為,無論房貸怎么折騰,進入人口城鎮化階段的房地產,白銀時代仍在。
本周五,馬光遠和葉檀還將帶來哪些新鮮的觀點呢?敬請期待本周五的“2014年中國(昆明)財經高峰論壇”。特別提醒,本報讀者以及《滇商》雜志讀者可致電0871-64112281索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