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門前的一塊碑文記載, 開化寺街得名于古剎開化寺,八十年代街巷拓寬市場所建,將原東米市街與開化寺西街、東街并為一街定為開化寺街,市場為開化寺市場。


開化寺早市是太原最大的早市,占地4000多平米,擁有商戶300多家,每天開放時間為早7點至9點半。周六、日全天在這里有古玩收藏品交流市場。這里的菜品齊全,新鮮價廉,你買菜時經賣家稱后計價,如有零頭,還會主動為你抹掉。


市場里劃分有水果蔬菜區,水產海鮮區、肉類區等,各種叫賣聲、吆喝聲、討價人此起彼伏,在這里可謂是一站式購物,遛一圈就什么東西都采購全了。極大的方便了周邊的市民,逛早市的市民都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居民們的笑顏像早市的朝陽一樣的燦爛。

清新溫馨的裝飾風格、“超市化”的購物環境、時尚現代的配套設施……擁有超高顏值的青年路便民市場一開業就吸睛無數,成為刷爆朋友圈的“網紅”菜市場。

青年路便民市場位于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23號,占地面積1210平方米,上下共三層。地下一層主要經營果蔬、肉類等;一層主要經營熟食、加工類食品等;二層主要經營農特產品、進口食品等。

為了方便顧客,大廳一層顯著位置還設置了飲水機、方便藥箱,實現了wifi全覆蓋。


更干凈的環境,更齊全的設備,從傳統的菜市場轉換為“超市感”的農貿市場,與此同時增加的是周邊市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在距離青年路便民市場不遠處,還有一家菜市場。門頭雖簡單,但一走進去,才發現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菜市場內生鮮區、水果區、蔬菜區、混合食品區劃分的清晰,每個攤主都笑容滿面,讓人逛著都有種如沐春風的愉悅感。

清早來買菜的大多都是老年人,退休在家的老人最大的幸福大概就是用最新鮮的食材給家里的孩子們做上一桌熱騰騰的飯菜了吧。


據《山西通志》載:“老軍營堡,在太原府城南五里,周圍一里九十步,南、北兩門,景泰初,巡撫都御使朱令居民筑。”從明初至今老軍營有近5000戶、2萬多居民,而老軍營綜合市場自建成以來,服務于周邊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晨,市場外側早餐店、餅子店、水果店,推著車賣碗托兒的大媽,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趕著上班的青年、領著小孩上學的老人,在市場門口來一碗老豆腐、倆油餅,填飽肚子,開始奔赴一天的行程。

走進市場里,做鹵肉的攤子剛端出一盤熱氣騰騰的燒雞;做月餅的夫妻手指上下翻飛;裁縫鋪的大叔熟練地踩著縫紉機正做一件灰色的襯衫;修鞋的大爺雙手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客人穿上修好的鞋子露出滿意的笑容;賣菜的夫妻一邊整理著新鮮的沾著露水的蔬菜一邊有說有笑的話著家常……

清早的蔬菜一定是最好的,不需要挑挑揀揀,買菜的阿姨選了一袋菜和老伴兒裝上小車滿意的離開了。

不同于老軍營綜合市場的古早味道,金朝陽菜市場配套的停車場、管理處等綜合設施十分齊全,給來購物的居民提供最優的服務和最大的便利。


走進市場大門,內部寬敞明亮、地磚干凈整潔、貨物堆放合理安全,蔬菜區、水果糧油區、水產區、零食熟食區劃分明確,著實是一個讓人忍不住多逛一會兒的市場。


每個攤位都各有特色,新鮮的蔬菜瓜果干凈整齊地擺放著,無論什么時令的果蔬都可以在這里買到。在這里,手工食物最吸引人。大籠屜中的饅頭熱氣騰騰;自家炒的瓜子令人垂涎;現蒸的蛋糕奶香四溢;做油酥餅的大叔非常熱情,熟練地揪面、抹油、撒芝麻,和水果攤位的小哥聊著天……


最為獨特的要數過道盡頭的茶店了,不同于市場的果蔬、熟食的香味,是一種清新舒爽的茶香,著實令人耳目一新。

這個菜市場的門頭很有造型感,而市場內懸掛的各式文明標語,也令人印象深刻。

走進這個菜市場就像是在欣賞一場充滿生活氣息的藝術展。所有東西分區擺放的整整齊齊。蔬菜區、水果區、海鮮區,分門別類,又各有特色。

沒想好吃什么的時候,就放任自己漫無目的的穿梭在攤販之間,看看活蹦亂跳的魚,新鮮的肉和蔬菜,和熟悉的老板話話家常,心里自然就有了打算。

對于周邊的居民來說,菜市場不僅僅是買東西的地方,更像一個小劇場:三三兩兩的阿姨們打招呼嘮家常,手里盤著核桃的老大爺們互相侃大天……一切都是那么有生氣,仿佛一出生活劇在上演,而每個人都是主角。

熙熙攘攘,市巷街道
人來人往,煙火菜場
一日之計從買菜瞬間開始
然后一天都美好不已
來源:迎澤發布